这是实现从智能卫星到太空智能体跃迁的第一步。与其他卫星相比,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携带峰值80 TOPS (TOPS即每秒钟万亿次运算)星载算力,而星上超高算力的实现得益于地卫二自主研发的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String” Edge AI Platform)。相较于当下在轨的卫星智能化水平,提升数十倍。
通过部署全新计算架构和自动驾驶级的太空算力,驱动高分辨率面阵相机、近红外相机等载荷,运算超过百种算法,实现星上的实时观测、实时处理和太空智能。具体来说,可实现语义理解、在轨识别、智能分割、智能压缩、无效数据清洗、大模型推理等星上AI能力。
太空AI“弦”是一个开放平台。地卫二协助多家单位和企业,成功上注他们的太空智能程序,共同打造了基于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的“望江山太空程序1.0”应用矩阵。
在商业卫星发射按重量以克计价的时代,软件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卫星的物理载荷。通过软件上注的方式,这个智能平台让多种智能应用程序得以在航天器上运行和验证,赋能包括森林减灾、水质监测、土壤墒情、非农非粮、森林火点、病虫害监测、城市两违等多种场景,作为一种长时序、高精度的监测手段有独特的优势。
“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卫星入轨后将首次在轨开展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验证试验,评估多方算法及模型的在轨应用效能,并持续开展“天空地脑一体化”架构验证。
在轨期间由苏州天巡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等多家联合研制单位共同在应急减灾、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来源:地卫二
5月17日,在北京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活
参与本次试验的惠州执法队、惠州电信及中国电信研究院成员
中国移动凌云低空监管平台实时探测无人机飞行轨迹形成五角星画面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
5月17日,在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